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如何思考
新时代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备受校园重视,但是也有学校不明白应该如何进行,只关注外表而忽视内在文化。但科学健康、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、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。校园文化到底该怎样建设才能真正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?深入理解校园文化的本质,探索出实施校园文化的有效路径。
一、校园文化的根在哪里
文化是一种长期的积淀,校园文化也不例外。校园文化不可能无中生有。无论历史的长短,每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都会形成其自身特有的文化,因此通过对学校历史的细致梳理,能更好地把握学校文化发展的个性特征,深入发掘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。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尊重本校的历史沿革,建设校园文化应当回顾走过的路,回到学校从前,追根溯源,去了解这所学校过往的风云岁月和人事变迁。那么,应该怎样来看待一所学校的过去呢?追寻历史,不是重复过去。显然,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一成不变的照搬,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与提升,在原有的精华中融入现代思想和时代元素。这样的校园文化才有根,才接地气。只有在思考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校园文化,才既有历史的厚重感,又有时代的鲜活气息,给当下的学生以文化的熏陶和时代的启迪。
二、校园文化的系统性
校园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包括精神文化、物质文化、制度文化、行为文化,各部分自成体系,又围绕主题而生。校园文化不是各部分简单的相加,而是基于一个主题、围绕一条线生发开去。大到校园建筑物的设计,亭台楼阁的布局,走廊过道的布置,各种功能室、办公室、教室、厕所的装饰,小到温馨提示语都要围绕校园文化主题进行。因此,校园文化主题具有纲领性,而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物质文化(显性)与精神文化(隐性)是目,纲举才能目张,这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,需要我们深人系统地思考,反复地推敲和论证。
三、校园文化的载体
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、物质文化、制度文分化、行为文化,这些应该蕴藏在校园的建筑实体、一草一木中,对师生的"精气神"和行为举止进行"化育".反过来说,学校的一切事物(包括人)都应该彰显学校的文化特征,成为校园文化最为生动的注脚。目前,校园文化有"魂"无"形".也就是说,这样的校园文化只是"印刷""宣传"文化。把各种口号、标语挂在墙壁上,印刷成各种宣传册,却没有围绕文化主题建构的一系列校园或班级活动,这样的文化是肤浅的,甚至是虚假的,难以深入师生的内心世界,立德树人的效果自然不理想。
某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是:家园、学园、乐园。为此,学校每年举办"八节"检阅学生的综合素养:3月踏青节、4月健美节、5月超人节、6月秀秀节、9月雏鹰节、10月观察节、11月悦读节、12月狂欢节。每个节都有主题,有方案,有活动落实,有总结表彰。这些校园节很好的践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,让孩子们在节日的快乐中自主学习,幸福成长。
没有活动载体的校园文化是"毛毛雨",难以渗透学生心灵。师生没有经过活动的"洗礼"与"历练",文化就只是墙上冷冰冰的字、挂在嘴巴上的话而已、并没有融人学生当下的生活,文化与现实不能互融,成了"两张皮",何谈效果。